2023年1月9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例国产纳米刀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手术顺利进行。本次手术由介入科梁琪教授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殿勋教授一同开展,术中使用远山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远山医疗”)自主研发生产的艾尔易陡脉冲微创治疗系统进行,借助CT引导,为危险脏器肝门部肿瘤患者进行纳米刀消融。
患者64岁男性,2022年11月因体检发现肝脏肿块半月就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介入病房,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BCLC B期,肝内有三枚病灶,分别位于S6、S7和S8段,予以S6、S7段病灶行消融治疗,但S8结节紧邻肝门部,与门脉右支及肝动脉关系密切,遂未同时处理。50天后返院复查肝脏动态增强MRI显示:S6段和S7肿瘤病灶已完全灭活,但位于S8段的结节体积较前增大,患者希望通过微创治疗手段进行根治。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介入科梁琪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会诊后表示:患者S8段肿瘤病灶较小,最大径为2cm,可行根治性消融治疗,但因肿瘤紧邻肝门,毗邻门静脉及肝动脉重要血管,采用传统热消融极易损伤临近的大血管,而纳米刀消融技术具有“非热、选择性消融”的特性,即保护邻近脉管结构的独特优势,可以保证患者最高安全性的同时,根据肿瘤形状经皮穿刺,精准布针杀死肿瘤细胞又不损伤肝脏及周围大血管,可行性更高。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最后决定采用纳米刀消融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动态行CT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共进两根针,两针间距2.0cm,消融针针尖暴露长度为1.5cm,确保电极区域已完全包裹肿瘤,行肝脏肿瘤消融,消融中电压3000V 70us,电流20A-26A,共10组脉冲,总用时26min,术后即时CT增强扫描显示,腹腔未见积液,肿瘤呈低密度,周围可见气化影。消融完成,退出穿刺针,手术顺利。术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定期复查后,未见明显异常情况。
(术前)
(术中布针图)
(术后增强影像图)
(患者术后两个月复查影像图,恢复效果非常好)
梁琪教授表示手术顺利,即刻增强CT提示消融效果满意,本次手术中用到的国产纳米刀——艾尔易陡脉冲微创治疗系统具备很高的安全性、稳定的能量场和心电同步监测功能,国产纳米刀技术已非常成熟,已在复杂区域肝脏恶性肿瘤、胰腺癌及泌尿系肿瘤等广泛应用。目前,我国部分头部医疗中心已经陆续将陡脉冲消融技术应用于临床,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关注纳米刀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为肿瘤患者创造新的生机。
梁琪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放射科副主任副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专业方向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肿瘤微创治疗、危急重症介入治疗 学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届放射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Youth Club成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介入质控专委会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秘书 |
付殿勋 主治医师 主要学术任职 200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2008年至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017年在国内首批开展恶性肿瘤纳米刀消融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委会纳米刀肿瘤消融学会委员 中国心胸血管与麻醉学会基层心血管病分会常委 天津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良、恶性肿瘤(肝癌、肺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外周血管性疾病(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上腔静脉闭塞、外周动脉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气管、食管及胆道狭窄的微创介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