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Alpmed News
全省首例 |“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术正式进入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目录
发布者:远山医疗 分享: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成功开展一例高难度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手术,为一位五十余岁肝部继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延续生命。本次手术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周卫忠教授进行指导开展,在介入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的密切协助下,使用远山医疗自主研发生产的陡脉冲治疗仪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该新型术式。



国家医疗保障局和江苏省医疗保障局也大力支持临床新技术应用以惠及更多患者,批准了“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术”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并于 2024年7月1日在江苏省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开展此项目,本次手术为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术于今年进入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后第一例正式手术,标志着该技术在江苏省的开展进入新阶段!



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技术,也被称为纳米刀。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消融技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纳米刀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冷热消融手段,其核心优势在于它通过非热机制实现细胞的灭活,且只作用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上,不会对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结构和结缔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它能够较好地保留目标区域内的重要脉管结构,如血管、神经、胆管和输尿管等。周卫忠教授指出,鉴于纳米刀技术的独特属性,在处理那些位于危险区域的恶性肿瘤时,它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为不适合进行手术或温度消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患者信息

患者男,53岁,主诉结肠癌伴肝转移综合治疗1.5年余,入院诊断出肝部继发性恶性肿瘤,术前影像显示肝脏部位病灶大小约为3cm x 2.4cm x 2.2cm。


术前.jpg

▲ 术前影像


专家诊断

周卫忠教授指导团队细致研究患者病情,考虑到肿瘤部位解剖结构复杂,血供丰富,手术切除风险高;采用温度消融存在消融不完全或者损伤大血管的可能,消融效果很难保证, CT引导下的纳米刀肿瘤消融术具有“非温度、选择性消融”特性,是更优选择。团队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最后决定采用纳米刀消融技术进行治疗。术前,周卫忠教授指导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严密的进针消融方案。


方案.jpg

▲ 制定布针方案


手术过程

患者在介入手术室行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术,术前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请麻醉科协助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中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CT引导下定位病灶并经皮穿刺,共进2根针。确保电极区域包裹肿瘤后,麻醉医生为患者注射肌松药物,随后开始消融。术中根据电流反馈测试调整消融参数完成消融,消融过程中电流上升反馈良好,无不良反应。


术中.jpg

▲手术过程



术后反馈

术后即时增强CT显示患者病灶密度影降低,出现明显气体影,且周边血管等重要结构保存完整,消融效果良好且安全。消融完成后,术者退出电极针,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










周卫忠教授表示纳米刀技术突破现有肿瘤治疗技术的局限性,可适应更多复杂的病情,特殊复杂解剖部位的恶性肿瘤(肿瘤临近大血管、神经、胆管、输尿管等脉管结构)一直是肿瘤治疗中的难题;这类癌症患者不仅无法实行手术治疗,还需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纳米刀肿瘤消融术可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提升患者的中晚期生活质量。


纳米刀消融术在江苏省的的顺利合规落地,不仅为纳米刀技术的广泛推广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也将为本省地区兄弟医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区域内医疗新技术发展。随着这一创新技术的稳健应用,肿瘤治疗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得医疗服务更加先进、安全,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QQ截图20241231100858.png